本文押韵比较自由,只有个别散句不押韵。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押韵字并体会换韵情况。开头交代游赏的时间“七月既望”、方式是“泛舟”(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、月亮的描写、议论)、地点是“赤壁之下”(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)和人物“苏子与客”(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)。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,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。为苏轼伴奏的客触景生怀,有感于人生的短促。他按自己的感受吹箫,箫声是一种悲凉的调子,由此引出苏轼的惊讶与询问,于是由客的回答带出第三段文字,启下写“悲”。“托遗响于悲风。”
本文押韵比较自由,只有个别散句不押韵。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押韵字并体会换韵情况。开头交代游赏的时间“七月既望”、方式是“泛舟”(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、月亮的描写、议论)、地点是“赤壁之下”(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)和人物“苏子与客”(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)。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,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。为苏轼伴奏的客触景生怀,有感于人生的短促。他按自己的感受吹箫,箫声是一种悲凉的调子,由此引出苏轼的惊讶与询问,于是由客的回答带出第三段文字,启下写“悲”。“托遗响于悲风。”